2022 年终复盘

langlangshan

2022 年过去了,我很想它。

自我实现

拖延症。老生常谈了,完成度不好。道理我都懂,可就是做不到知行合一,这块不再多展开,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分析得很深刻了,无论是 21 年复盘还是拖延症应对方案,23 年会用继续加一些手段来突破拖延症,培养好的习惯。

问题并不会因为过了 1 月 1 日就消失了,开启一个计划,也并不是非要等到元旦,非要在整点时刻、下个周、新一年才能开始,你可以在 12 月 24 日 14 点 27 分就开始你的新计划。

我知道,你也明白,真要开始学习不一定要先把桌子收拾干净、书本折叠整齐、桌椅调整舒适才能开始,只不过是拖延的一个借口罢了 🙄。

本次年终总结同理,也不一定要发在年终时刻,只要能在新年伊始对过往有所反思,对未来有所展望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🤪。

个人价值。今年整个互联网的寒气比较重,也让我开始尝试从公司运营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价值。整体上来说「降本增效」是永恒的目标,并且大部分情况下研发中心都属于成本中心。

所以作为技术人员更加需要懂得业务变现的重要性,理解业务的目标和行为动作,然后再通过强有力的技术能力去实现技术驱动,打造出拓展性和稳定性良好的产品,尽可能帮助业务取得超预期的增量价值,从而实现「降本增效」。

整个过程需要需要了解什么事情对我们的业务伙伴很重要,只做需求翻译或者是闭门造车都是不可取的,很多架构上的问题,其实业务变通下就解决了,它们关注的往往是否能达到目标,而不是具体的实现路径细节 🤔。

所以如何将业务的发展目标与技术架构的演进方向保持同向前进,演进式设计可能是个好的解法,但更关键是对演进方向的确认,也就是技术的顶层规划如何确认,23 年这块我需要继续加强学习。

Obsidian 与电子书。从 22 年开始,我就逐渐从纸质书迁移到了 Kindle,结合 Obsidian 的笔记同步插件,更加方便我进行笔记管理,目前大部分书籍已经是全电子化了包括阅读和笔记,以及知识体系的消化整合。

但是 22 年亚马逊中国宣布将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之后停止运营 Kindle 电子书店,看着手里的 Kindle Oasis 3,我只能大吼一声:Kindle 误我!

不过我依旧没停下迁移脚步,最终终于在 22 年底完成了迁移,只保留了部分技术类的纸质书籍,其他的只要多抓鱼收的,都卖给它家了,体验确实不错,价格就马马虎虎了,售卖得到的钱甚至在它平台上换不来一本 DDIA(这本书我没卖,非常值得多看几遍)。

买书如山倒,看书如抽丝。以前通过买书就能获取到成就感,自欺欺人的暗示自己还是一个努力的人,后面好几次最终要用上书上的东西了,发现书不在手边就很尴尬。电子书除了来回翻页定位时的体验不太好,在「易获得」和查询定位上优势太明显,「易获得」包含了容易购买获得和随时上手打开查阅两方面,毕竟书籍就是要在你需要的时候快速获得和使用,降低使用门槛可以极大提升你的效率。然后多端同步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你的碎片时间,积少成多 📚。

目前有两个问题:技术类书籍还是纸质暂时无法替代,体验上比较割裂;在国内停服后 Kindle 资源可能跟不上,得考虑其他电子资源平台。

职业发展

今年开始实线带团队了,在职业生涯上正式进入新的领域。

团队管理结果首战告捷。在 leader 的帮助下平稳完成了过渡,期间包括我在内的过半成员都面对着新的业务方向,所以我不仅要快速完成业务领域知识的学习,摸清业务脉络,同时还要帮助小伙伴们适应新的方向,保持团队战斗力,不能因组织调整影响业务进展。好在最后不仅成功稳住了团队、明确了大家各自的成长方向,团队整体的业务支撑也很给力,最后团队整体的 eNPS 也是名列前茅 🥳。

在团队管理方面的精力分配超出我预期。因为经验不足,但是工作职责上又接受了较多新的信息输入,需要快速和了解大量的管理知识,甚至说是常识。虽然有刻意管控,但是还是没管住,精力占用超过我预算 🤯。虽然之前也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管理知识,真开始干了才发现「纸上得来终觉浅」,和写代码类似,只看书不实战 coding 是很难进步的,目前已经在摸索总结,试图掌握回主动权,希望 23 年能提升这方面的效率。

管理相关的知识沉淀还不够。处于一个「问题驱动」状态,被外部节奏上推着往前走,上个问题还没消化完,又要去处理下个问题,虽然最后的结果不错,但是我再复盘来看,相关的知识沉淀还是不够,具体的 case 和经验没有消化,导致过去的经验很难具备累积效应。

技术方面的总结文章又鸽了 🌚,但好在一直在学习,毕竟这个才是精力重点。

在具体的技术工具上通过 Obsidian 完成了 Kafka、MySQL、Redis 的知识体系整理。双链笔记能很好的满足我的梳理习惯,比如三者都能通过 fsync 技术点关联上,虽然底层最终都是一样的技术,但是 MySQL 就因为有事务整个持久化机制就复杂很多,后续有其他中间件通过 fsync 关联上后,就可以很方便的横向对比各自持久化机制的区别,分析各自的权衡取舍。

在架构设计这块主要是看了比较多的分布式、架构模式、DDD(领域驱动设计)三方面的书,还没来得及沉淀。分布式这块目前还没找到比较好的主线,在微服务和 Docker 时代,很多东西天然就带了分布式能力,所以作为一个基础能力它的涉及东西太多了,如果只从理念上来解释东西又太少,目前收集了比较多的素材,还需要进一步整合。架构模式和 DDD 都不是很新鲜的东西了,这次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进行二次回顾,方便更好的理解它。

在新技术这块主要了解了下 Web3、Rust、eBPF(云原生应用),没有找到合适的实战机会,还在观望中。

23 年的在技术方向的规划也比较简单,还是新老技术双线进行:老的持续深耕,新的加强储备,争取 23 年出 5 篇技术文章和大家多交流下 🫡。

财务状况

22 年是个啥情况 🥶?大盘各种突破下限,3000 保卫战再次上演,港股一塌糊涂,中概更惨,年末稍回口气,让你真实体验到啥叫「做时间的朋友」。因为基本上都是长钱定投,稳钱除了债券下跌时候有比较大的回撤,其他时间我基本上都不太关心,属于躺平流派。

整体的理财思路保持不变,还是 4 笔钱,详见 21 年复盘介绍,疫情原因现金储备变多了一些,目前活钱:稳钱:长钱 = 2.5:4.5:3。

目前已持续亏损 2 年,整体收益依旧是负的,只能说 22 年亏得比 21 年少 😭,还好在年末的时候中概回暖了一波,不然更惨。

yield-curve

定投习惯也一直保持着,春节后大概率回本,算是穿越了一次波动,体会到定投的稳定和安心,安静和时间做朋友即可。

sub-yield-curve

记账的习惯本年度持续保持,参考国家居民消费支出分类优化了下支出分类,记账分类更精准,看得清了之后对消费行为还是有些影响,大概能预测自己的消费周期以及水平如何,做出合理的资金规划,比如预留现金、提前进行优惠储值、消费腾挪等等,但是它并不能让你的收入变高,所以还是得努力提升进账能力 💰。

他人关系

今年有了管理者职责,所以在人际关系有了更高的要求,虽然有些时候做不到佛系,但是换位思考、追求共赢我还是能一贯如初。

无论是在团队与上级、外部之间建立连接,加强团队与外部的双向信息交流,保持团队活力;还是选择合适的方式与成员进行沟通,避免因表达问题导致的信息沟通不畅,我都在不断学习和尝试,努力用更好的沟通交流水平来与人交流协作。

也许普通话的鼻音依旧会拖我后腿,但是它不再是我最大的阻碍,我也相信我能搞定它,目前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确认沟通中舒适感的边界,这个是我 23 年需要学习的方向。

其实沟通没有银弹,真诚是唯一的利器,辅以换位思考和非暴力沟通,大抵能取得不错的结果。

个人幸福

22 年仿佛是疫情管控最严的一年,居家办公时长远超往年,12 月放开的时候,我也不幸阳了,烧了 2 天后恢复过来 😷。

今年也有很多计划没来得及进行,包括健身和体检计划,今年整体的运动量大不如去年,跑步、游泳更是一次没有,连运动步数都不如往年了,23 年要追回进度 💪!

steps_2021

steps_2022

旅游也没咋玩,北京疫情管控很严,没准就给你弹窗了 😨,23 年一定要多出去转转。

huangshan